close

《看見台灣 影評》包著糖衣看見台灣環境的苦難

展開

《看見台灣 影評》是中文片名,《Beyond Beauty – Taiwan From above》 是這部片的英文片名。其實英文片名更值得玩味,尤其是 “Beyond” 這個英文字,有一位影評人說是「超越美麗」,我卻認為是「美麗之外」。同時,在行銷此片時都是主打已知的“Beauty”,而“Beyond”是要進入戲院才會知道-

 看見台灣 影評

這部片,其實是包著糖衣,要我們睜眼看見台灣環境苦難事實。

 看見台灣 影評

整部片以循序漸進的段落,從台灣地質紋路之美,到人文地理景觀,再介紹到臺灣不穩定的地形,人為的破壞,最後引出臺灣島上一股復興回歸自然的力量,故事的結構如同作文一般穩定,這該歸功於剪接的爬梳分類,段落安排得宜,轉折點亦有驚喜-從月球的陰暗面到兩牛相鬥,群牛奔跑的畫面,導演是知道如何用畫面帶出隱喻與說故事的。我特別讚賞齊導的攝影功力,這是源自於他二十多年的靜照空拍,他非常清楚攝影構圖、幾何線條或是「數大便是美」。身為空拍攝影師,他更清楚知道臺灣各地的日出日落時間,知道太陽的位置,知道台灣東岸與西岸最佳的拍攝時間,甚至知道時節-知道何時收割稻米,何時採收茶葉,摘取西瓜與拔蔥。齊導說:「我只拍台灣,因為我跟台灣的土地談了一場戀愛。」這句話當之無愧。我印象最深的畫面是齊導用背光的方式拍攝信義計劃區與臺北101,這需要天氣、時間的相互配合,齊導除了得到一個好畫面,也衍生出另一層更重要的寓意。

 看見台灣 影評

也許是因為齊導初執導演筒,儘管觀眾驚艷於他的影像強烈程度,他可能仍然沒有自信,於是加上了旁白與氣勢磅薄的交響樂。因此,我要特別提及兩部紀錄片:1982 年的《Koyaanisqatsi 》(中譯《 機械生活》或《失衡生活》),以及1990 年在台灣製作播出的《尋找台灣生命力》。《機械生活》是一部完全沒有旁白的「非劇情片」,任由影像與音樂領著觀眾自由想像,觀者大多有一種「被洗滌」的感覺。這部片的最高成就是1983 年被提名柏林影展金熊獎,但卻是日後在影視課堂上每每被提及的影片,因為沒有旁白,只剩下影像與音樂成為線索,更引人思考影像所代表的意義。在齊導接受「開眼電影網」的訪問當中,齊導說到戴立忍導演看完初剪之後的意見:「這可以挑戰完全沒有旁白的電影」,也許就是受了這部片的影響。我認同戴導這樣的意見,因為拍攝的地點是台灣,台灣的觀眾很容易就能接受齊導影像中所要表達的意見,像是泡在水裡,牆上有水痕的小房子,以及「被海葬」的先人,這些畫面使得旁白成為多餘。假使沒有了旁白,我想觀眾仍然會去努力地找尋拍攝的地點以及畫面中的意義,並且造就後續更大的影響能量-觀眾會自動補足影片想說的話。

 看見台灣 影評

至於《尋找台灣生命力》使用了全片旁白,但重點是請陳揚製作整個系列的配樂。陳揚先生最大的優勢在於他擁有一個親自上山下海錄音的「台灣聲音資料庫」,他把臺灣才會產生的環境音(抗爭、棒球場、選舉、都市喇叭聲、運動大會的聲音、夜市的聲音)巧妙地運用在此一紀錄片當中,使得此一紀錄片更貼近臺灣的觀眾。以上其實都在敘述一個重點:「留白」的重要性。留白,觀眾會自動以想像填滿;旁白或是滿溢的音樂情緒,可能引導了觀眾的思緒,而造成了思考框架。留白並不容易做到,但值得一試。

 

我能想像,在齊導創作這部片的過程當中,面臨最困難的問題應該是「如何收尾」,因此片尾曲用了兩首曲子:《看見》與布農族小朋友的《拍手歌》。《看見》應是原來的片尾曲,觀眾在這首曲子當中看到台灣土地上的人向著直升機揮手,觀眾很容易聯想「我也是其中一份子」,並且帶著淡淡的惆悵離開戲院,我私心認為這是這部片最好的結束方式。但加上了小朋友的《拍手歌》,整個情緒就翻轉上揚了。但開心唱歌的小朋友令我不忍,因為影片當中的台灣,無論美醜,日後都是我們要讓這群小朋友承受的。

 

最後,還是要謝謝齊導花了龐大的心力完成這部紀錄片, 我知道齊導是環保先行於紀錄片,紀錄片只是齊導提倡環保的工具之一。這篇影評將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,好不好看,還是鼓勵各位讀者進到戲院當中,一探究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看見台灣心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